智慧林宗教百貨www.sherabling.tw
當前位置: 智慧林

商品分類

相關連接

瀏覽歷史

[RELI-U00934] 心經心咒,直徑6CM印章,紅色橡膠印

收藏該商品
市場價格: $763
促銷價格:$610
貨    號:RELI-U00934
生 產 地:NA
標    簽:RELI   
評    價:已有(0 條評價)
銷售情況:  售出 0 件

購買:

  • 件(庫存 10 件)

直徑6CM心經心咒內圖,紅色橡膠印章

心咒印章實物圖片
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Ⅰ 
法王在2001年來台灣弘法時,曾經談過心咒的內容:「得雅他,噶得,噶得,巴拉噶得,巴拉僧噶得,菩提梭哈。」 
第一句「得雅他」,字義為如是,即為這樣的意思。由於佛陀已經圓滿開悟,於是在他熟稔並且極為瞭解地狀況下,說出這句「是這樣的喔!」。進一步地說,代表了這是唯一之道,而非另有其它的路。事實上,般若心經的「般若」指的是空性、勸修懂空性的智慧,而這唯一之道所指引的正是以明白空性走向解脫、成佛這條路。 
另外,還帶有一般常說的「緣起性空」之意:緣起就是性空、性空就是緣起,是這樣的喔!不同於方才說明無論三世諸佛、聲聞、獨覺,走的皆是這一條路,並沒有其它的途徑。而「緣起性空」談的是法性自己的情況,不是實有的、也不是斷然沒有的,所以稱緣起就是性空、性空就是緣起,因此存有道的意思,其次是涵蓋了描述事實本身的狀況。 
正如同剛剛所言,這就是道、事實的狀況就是這般,因此詞句表達的口氣,便帶有自己已經完全了悟、證悟的意涵。以廣論的講法來看,一開始會先提及講者的殊勝、法的殊勝,以及如何具備實踐這兩者的法,而此處所引伸的,便是講者的殊勝。 
除了這是唯一之道,許多經典對「得雅他」還有一些剖析,若光是引用般若經的說法,指的是無二無別、無分別的智慧,與上述所談的有所聯繫。 
就廣論內容,不外乎是下士道、中士道與上士道。其中,以下士道與中士道而言,不僅不衝突,視之為分開獨立也可以,說是類似也相差無幾,倘若看過去修行人其修行內容或著述,事實上離不開這三士道。當然,就提倡的方向是不大相同,畢竟各自所提倡的林林總總,例如,念佛得要持幾萬遍的咒等等方式。可是,光就佛經並不容易看得出來,若回溯到千古之前的二聖六莊嚴等代表人物,其所講授的都一致:解脫、成佛就是唯一之道;懂空性的智慧是唯一的道,除此之外的全為方便法。 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Ⅱ 
接下來的內容,可以區分為兩大部分:總義及字義。 
一、 總義 
「噶得,噶得,巴拉噶得,巴拉僧噶得,菩提梭哈」意為「去吧!去吧!到彼岸去吧!努力地往彼岸去,安住於菩提。」 
其中,「去吧!去吧!」牽涉到四諦的內涵。此處以去吧、去吧,來描述道次第,因此便有從哪裡到哪裡的情況。至於現在的情況如何呢?我們一直浸在苦諦之中。被何者浸泡?集諦。該往何處去?涅盤之城。用什麼方式去?道諦。所以,「去吧!去吧!」便含有四諦的說明。以中士道來說是四諦,擴充到上士道,資糧要擴充,從輪迴走向涅盤。剛才所提的可以全部以「去吧!」來說,安住在哪裡?被誰安住?因為不能安住在這邊,所以要去向涅盤;以什麼方式去等等。 
我們的五取蘊,也就是輪迴,經常被視為是快樂的,事實上,我們就如同躺在古代的刑具--釘板上,毫無一處舒服;又或者像是糞便般,沒有一處不臭,這就是業跟煩惱所造成的苦諦。為什麼苦諦會綁在我們身上,與心相續結合而丟不開?這可以牽涉到無明,以及其它的煩惱。追根究底的話,源自於貪,這就是讓我們真正在輪迴受苦的主因。換句話說,根本因素雖是無明,直接因素則是出自貪。 
 我們的五蘊為何與心相續綁繫在一塊兒?這是因為愛取有中的愛取所惹出的禍。過去曾提過,要到淨土必須斷除愛取,貪還是會有,在尚未成為阿羅漢之前,一定會有貪心,但是在往生的當下,避開愛取即能往生淨土。所以,把我們綁在輪迴之身者即為愛取,而愛取也是貪。 
常言道,業跟煩惱兩者之間,煩惱最麻煩。光是煩惱存在即能產生業,煩惱的根本雖來自無明,但若沒有貪,其它不會製造太多問題。我們缺少無常的概念,廣論講了八苦、六苦等,只是我們產生不了認同感,一切禍源都來自於貪,所以成為集諦。集諦雖然可以分為業跟煩惱兩類,但罪魁禍首還是在貪。 
滅諦就是菩提,這又分成兩種:小菩提(聲聞、獨覺)、大菩提(佛果)。習慣說法有三乘菩提,因討論到空性時,就只有一種空,而由這單一種類的空所產生的果。若從果方面來談,與前述有很大的差別,但方向大致相同。通常我們會覺得聲聞菩提、獨覺菩提、佛的菩提,就要用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的概念。當還沒有這三士道的概念時,自己可能會覺得今年、明年要學下士道,待有所進步,後年再成為中士道的修行者,於是乎就把下士道與中士道兩相分開,事實上,三個菩提應該要有共三士道的情況。 
道方面也是一樣,須考慮支分是否完全充備。要離開輪迴到涅盤之城仍有許多討論空間,可是,最主要的是究竟要修的是什麼道,才能離開輪迴?因此又會談到道的部分。 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Ⅲ 
論及道,通常最被提倡的是悲心、菩提心、佈施、持戒等,但回歸源頭,如是的道、這樣唯一的道,只有佛陀叮囑的道,也可以說是四聖諦裡的道,因為佛陀所說的道,就是四聖諦的道。而歸結到最後,還是在懂空性的心。為何說佛陀說的才是唯一的道?因為空性、空正見只有佛陀會談。其實談唯一的道,就是空性。 
這樣的說法並非否認其它的道,因為其它的道會之所以成為道,來自空性、空正見。又如同剛剛所舉例,談集諦,造成集諦的因素很多,但最主要的還是來自於貪:墮三界是貪、不能修行是貪、無論如何,都來自於貪。以此類推,真正的道就是空正見的道。談苦諦時,範圍也能大到情世間、器世間、桌椅、我們的五蘊等等,但以真正的修行人來說,看的是自己的五蘊,只要有了五蘊,其它的衰事就會來到。集諦如剛剛所講的,主因由貪而起。道諦則是由空正見方面著手。 
簡單地說,「噶得,噶得,巴拉噶得,巴拉僧噶得,菩提梭哈」,談廣些也能跟廣論相結合,怎麼結合?正如之前所談的每個「噶得」裡都含有四聖諦,因此必須有四諦的概念。廣論除了中士道會談四諦之外,之前會談依止師長、聽聞正法、如理修行等等,其實也能符合「噶得、噶得」的意涵。為什麼?比方說,剛剛提及資糧道、加行道算是前行的步驟,然而更前面需要的是聞與思,經過聞思之後才會踏上資糧道。以聞而言,通常會說導師是世尊,但現在自己向誰學法,其教授者即為佛,這也是一再說明師長與佛是一樣的,其實以前導師是佛,佛涅盤之後,是誰充當的角色都一樣,因此會成為廣論道前基礎中依師的步驟。依師之後,不修也失去意義,就會成為聞而不修。但若要產生修的話,空性是重點,光靠聞無法聽懂,只能依靠師長,才會產生依師的部分。 
修空性可不是輕而易舉之事,必須很努力地修,可是要產生一個狠勁,就必須先有無常、苦等想法,否則修不出空性。又如外人看密勒日巴在山洞辛苦地修行,可是以他自己角度來看卻很快樂,要做到這一點,才有機會證悟空性、對空性深入。倘若缺乏無常、苦的想法,以我們目前安逸地修法,就沒有辦法了。要修空性,必須先找到師長,可是聽聞後就能修嗎?過程中還必須納入下定決心的因素,即是無常、苦。這便是與廣論結合的方式,不結合亦無妨。若要說的龐大一點,「噶得」就是去吧,接下來則牽涉四諦、然後再回到剛剛所談的情況。 
雖說一直在去吧打轉,但是去吧,究竟要往哪裡去呢?2001年,法王來台在林口弘法,譯者翻譯為去吧、去吧,可是法王卻立刻開玩笑地說:快去、快去。這兩者的差距很大,畢竟去與快去之間仍有距離,事實上,這是法王開的玩笑,卻被旁人當做是糾正。總之,重點就在去。而去,指的是從此岸到彼岸,而站在此岸的是凡夫,亦即未進入加行道之前者;至於見道之後,則有彼岸之意。因此,是從這邊去到那邊的意思。 
通常以下士道或中士道的修行,若未產生任運而起的出離心的話,事實上做的是去的準備,還沒真正的去,所以,去吧,又包含了真正上路與尚未上路的這兩種情況。以我們目前來說,算是正準備上路,或許已經有人產生任運而起的出離心,那就算是真正的上路了。因此,可以將還未任運而起的一切歸到只是準備上路,而已經產生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就能算是真正上路,只不過即使是真正上路,也不見得已經抵達彼岸。也就是說,上路與到了彼岸還有一段差距。何時才算抵達彼岸?需到三乘的見道才算是。為何要到彼岸?無非是怕苦,就像被敵人追殺般,可是剛好越界也不見得已經完備,所以仍必須繼續前進,直到證得菩提才能安住。以上即為整體大致上的意思。 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Ⅳ 
得雅他,就是「如是」的意思。其後,應要加一個「嗡」字,接下來的「噶得」,談的是資糧道;第二個「噶得」,講的是加行道。「巴拉噶得」,是見道;「巴拉僧噶得」,為修道;「菩提梭哈」,是無學道。以學廣論的人來說,會覺得下士道是基礎、是很好且必須的道,而且以宗大師如此的厲害,怎會將一個不是道的道放入討論?從般若經來看,整部所涉及的範圍之廣,且都用咒來描述,既然如此,般若經應該也講下士道,因為瑜伽師地論、阿底峽的燈論都談下士道,所以般若經應該也要講,可是以先前的解釋,卻沒有將下士道納進來,是否應該可以排進來呢?換句話說,從剛剛所談第一個偈諦開始,是由資糧道排序上去,並沒有將資糧道之前的聞思或下士道含括進去,所以是否會產生其實可以談的更廣、反正好像什麼都能談的疑惑? 
回到方纔所解釋的「噶得」,談的是去吧,是從四諦來講:我們被業跟煩惱綁在此岸,所以要到彼岸的涅盤之城,用什麼去?用道去。可是在廣論裡明明中士道已談了四諦,可以說下士道也是一種另類的四諦,是較略粗的四諦;上士道則是更精華的四諦,也就是說有三種四諦。下士道的三惡趣苦即為苦諦、十惡則成為下士道的集諦、暇滿人身為下士道的滅諦、十善則為其道諦。中士道的四諦就是所談的四諦,而上士道若將菩提心拉進來看,則所知障將成為集諦。因此,要如剛才所講的話,又何嘗不可。也就是說,從資糧道開始談,範圍太狹隘,為何不能讓下士道的人也沾一點光?答案是不能。 
當解釋皈依意涵時,曾談過佛陀傳戒的時候只消說一聲:來吧。事實上,過去比丘戒有十種傳法,目前只能用釋羯磨,其餘不可。而說一聲來吧,亦是傳戒的方式之一。來吧的內涵:不要待在彼岸,來到我這裡的此岸。其中,要強調的是來到我這裡涅盤的此岸。在西藏,受的是有部的戒律,也就是說,別解脫戒必須完全按照有部的戒律,會嚴格地認為來的對象是涅盤,倒不是無上、聲聞菩提,相反地,在般若的批注裡為去吧,而去的對象為菩提。還有出離,這些分析佛陀的用意很多,不論是來吧或去吧,可是中心用意,我們習慣會用出離心,要出離輪迴、追求涅盤,事實上這些內容所指的都相同。雖然會說暇滿人身、下士道會是粗略的四聖諦,這就如同洋娃娃一般,有頭髮、眼睛等,但仍不是真的血肉之軀的娃娃。出的方向一定是涅盤,而下士道談的是下一世仍為人身,才有機會修果,雖然其中存有其道理,但仍舊在輪迴打轉,也就不是要斷除的對象,也不是要出離的對象。 
很多祖師大德會談三士道,也能將三士道融入四聖諦來談,而將「噶得」以四聖諦來談沒話說,只不過將三士道全部包括四聖諦來談不是更好?有許多大德會從這角度來看,要去的地方是菩提,就不包含下士道。般若經是大乘佛典,是不是去的地方只有佛果,其它什麼都不談,這就不對,因為也涵蓋聲聞與獨覺的菩提。這可引用到般若經來解釋,直接引導的是大乘徒眾,間接引導的則有聲聞與獨覺行者,所以般若經所引導的包含這三類,而其偈頌所涵蓋的範圍亦相同。 
般若經的終極目標是佛果,但此處所談的並非最終,去吧,要去哪裡?去菩提。那個菩提?三個菩提。雖說以下士道的概念,可以說去吧,往善趣嗎?不可以,不能無限擴充到三士道,也不能局限在佛果,需要折衷。道理如前所述。若引用般若經來談,所化的有情必須是追求三個菩提。 
就字面意義而言,就是去吧!去吧!到彼岸去吧!再努力地安住於菩提。大意如此,然而如前所述,去吧指資糧道、第二個去吧指加行道等等,又是如何看出來的呢?這部分是以語詞的運用來分析。前兩個去吧都沒加「巴拉」,第三個才加,通常談資糧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;而去吧!去吧!到彼岸去吧!前往涅盤之城,直至安住菩提。這兩句相對應就能厘出彼此間的關係,其所指的就是這五道。 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Ⅴ 
我們大都能知道此岸、彼岸的意思。一條河流有此岸與彼岸,一座山也有此岸與彼岸,幾乎任何東西都能劃分此岸與彼岸,以桌子為例,中間畫一條分隔線做為左跟右的分野,線條以左都是左邊,線條以右都是右邊,而雖然已經上路,只要沒跨過中間線就不能算是到彼岸,而這條中間線就如同現證空性,即巴拉噶得。此運用方式很多,例如我們常說的凡夫,在藏文含有只能看到一邊,也就是只知道自己卻不知別人、天下事的井底之蛙,聖人則意指高超。因此,其對比又譬如凡(不高)與高。而如何衡量高與不高,標準亦在現證空性。如此一來,已區隔出此岸跟彼岸的分別。此岸這邊只是去吧,但還不算真正的去,真正的去得從見道開始。 
剛才一再說明地五道,都是由懂空性切入,從加行道以上都能談得上去,問題是資糧道的部分較為難解,因此認為資糧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是由空性談其層次。通常會說見道是現見空性,似乎能跟空性沾上些關係,見道之後仍繼續修,也跟空性有關,然而究竟資糧道與空性有何關聯?較難以解釋,而加行道: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法之後的道次第都與空性的深入度有關,分隔點全視空正見。資糧道則不涉入對空性的瞭解程度,因此,出現以空正見做為五道的唯一區分似乎勉強的說法。然而,這裡認為不僅說的過去,還要以空正見做為區分去談。 
例如,當談止的時候,我們一再說達到止要清楚、有力、清安,也就是對空性的清楚瞭解,但不見得已經現證,所以有此次第存在。而現證指的又是什麼?比方說,我的眼睛看到地板,這就是現證,也就是現前所看到。現前看到空性即為現證,又或者說,就像眼睛看到桌子般地清楚見到空性。但話又說回來,清楚、有力的看到空性,不見得會那麼清楚的像親眼所見,兩者間仍是有差距。所以很清楚的看到空性是加行道,也就是以止觀看到空性。若以清楚度來看,可說是清楚、有力、穩定的證到空性即為加行道。更進一步地,若是像親眼看到桌子般清楚地見到空性就是見道。可是這裡的重點並非在清不清楚,而是要斷除些什麼,這時仍然沒有斷除乾淨,所以從斷的層次談到修道,而完全斷除的勝利者,就是無學道。 
從上述所言,似乎難以聽出資糧道所扮演的角色。達到止觀不容易,從止觀那一刻開始進入加行道的話,之前要學、修止觀或聽空性方面的法,從而瞭解止觀並與其相互配合,這不是資糧道是什麼呢?到底什麼是資糧?即清楚空性的資糧。何時會清楚?到了加行道的時候會清楚,絕對清楚則是見道。因此,資糧、加行等名詞來源,全都是針對空性而談。 
我們一剛開始既不懂空性,也修不出智,當然也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,一旦有了任運而起的出離心,則所有的聞思、對空性與止觀的一切努力,都會成為資糧道。接下來兩者的配合,使我們對空性產生有力與清楚的認識,則進入加行道。再努力上去會現證,則是見道。有了斷除的力量,就是修道。最後,已經努力到終點沒得學了,即為無學道。 
談到資糧道與加行道,若舉例而言,猶如鑽木取火。當火尚未真正燃燒起來,就不是火。而當火真正地燃起來,就是見道。在火產生之前,必須先歷經將木頭摩擦生熱的過程,就是加行道;更前頭則得先尋找、搜集木頭,在這階段毫無熱度可言,即為資糧道。因此,為什麼加行道會談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,用意就是如此。可是有了火,並不代表有飯吃了,為了斷除煩惱還是要修,進入修道;最後才提升至無學道。 
五道的區分,確實是從空性方面著手。對空性努力地思,雖還沒到修而成慧的情況,是資糧道的階段;到了以止觀修空性,就是加行道;接著再步步地往上提升。就資糧與加行,可以說是出離的道,若說他什麼都不是,理由是回到先前所舉的例子,我們要見到的是真正的火,前面的步驟或許會令人覺得是累贅,因為萬一升不起火,一點幫助也沒有,甚至會讓人覺得累,因此就不是真正勝義的道。而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才是勝義道。 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Ⅵ 
許多人學佛、念廣論,學個三、五年,可能會認為廣論似乎不怎麼樣,應該要學其它的法,也可能學了一陣子,會覺得佛法很好,卻又有學不到什麼的感覺,其實佛法真正產生力量要從見道開始。我們一再地說永不墮惡趣,還有佛法就像藥,能治輪迴的病,也說法如光明,能驅逐輪迴的黑暗,這些譬喻都是從見道開始。縱使資糧道與加行道已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,但對輪迴產生不了打擊。換句話來說,不論人們如何爭執、比較漢傳佛教、藏傳佛教的利益,事實上都是從這方面來看,跟哪座寺、哪位師父一點關聯也沒有。藏傳或漢傳佛教都一樣,對或錯、有沒有作用都是從這裡來看。如果這個好的話,佛法都是好的;不好的話,佛法也不好,其它就跟佛法毫無關聯了。 
從見道開始才是正、沒有錯誤的,也是殊勝的。因為從這時候再也不會對三寶的種種功德、解脫道的合理性、業果的內容產生任何疑惑。因為已經現證空性,腦筋似乎也煥然一新,對任何事物不再著迷。反過來說,資糧道與加行道就稱為信解道。 
五道中會區分出信解與勝義兩類,這兩者或許相對,勝義為真實,信解類似於妄想。見道之後,三寶的好就如同親眼所見;見道之前,則是自己內心所想。通常談完皈依境後,會說要好好地觀修,生起強烈的信解心,這樣的修法稱之為信解修,也就是說自己有沒有好好地看到。待達到圓滿次第,才會真正地看到。我們現在自己想出一個三寶的相便樂在其中,當定力夠了,就會變成真實。因此,五道中,資糧道、加行道屬於信解道;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屬於勝義道。 
談到三寶,我們會自稱僧人而非三寶,得到見道位以上不論是出家或在家,即稱為三寶,是否為僧人就看他是否為出家人,若是出家人,則既是三寶也是僧人,若是在家的話,是三寶但不是僧人。無論是寶、勝義、光明與藥等等比喻,都是從這談起。也因如此,從那開始才沒有黑暗、才沒有輪迴的病。例如,或許有人會認為虔誠地學佛學了一輩子,竟然還是生病而心懷埋怨,其實話不能這麼說,除非到了見道,還不行的話,才能講。 
巴拉噶得,巴拉有正的意思,即不是錯誤的、不欺狂、不錯亂,有正知正見。從另一方面來說,也有勝義的意思。換句話說,字面上既有正也有勝的意思,也就是無誤的瞭解、勝出凡夫。通常我們會說不執著、無分別,話說如果認真學習,資糧道之前也能瞭解空性,也是一種正,但若要無分別地現證空性,只有到了見道才會有,到這階段才算是很正的證。一般常說的攪和在世俗亂象裡,當沒有這情況,也是得到了見道,有現證空性的心,這些可以說都是因為正;勝則如同剛剛所說的遠離凡夫地。 
雖然我們跟聖人都有業跟煩惱,但凡夫之所以凡,聖人之所以勝,原因是聖人能將業跟煩惱玩弄於鼓掌之間,我們卻會將其視為真實。以聖人來說,若甘願的話自然會受業力左右,不甘願的話就能避開。又如同給小孩一袋沙,他們可以玩得很投入、真切,而我們在旁陪著僅只是鬧一鬧,不會當作真實,凡夫跟聖人之間的差距就像這般。雖說我們跟聖人都有業力,但了悟真實之後,就不會造業,俱捨論裡有此偈頌。大意是,現證了空性後,就不會再造業,當然也不是說不會造一般的業,因為已經看開,當作是幻化般,可以控制業,可是反觀我們卻辦不到。 
此岸談的凡,加行道以下的都是,彼岸則是指見道以上,以此說法,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以上都算,這部分雖有許多不同的說法,以西藏目前的說法,只有佛地才是彼岸。例如宗大師、法幢法師等等幾乎80%以上都會說佛才是彼岸,陳那菩薩解釋無著菩薩的論述時,也說佛的無二慧才是彼岸。至於般若經的註釋版本裡,有人會說佛的無二慧才是彼岸,亦有人說,佛的無二慧是彼岸中的主要彼岸,次要彼岸則是見道、修道;也有人說是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。這方面的爭論很多,在色拉來說,是以佛的無二慧。事實上,沒什麼好堅持的,只要是這一類都是彼岸。 
「得雅他,噶得,噶得,巴拉噶得,巴拉僧噶得,菩提梭哈」裡的僧,字義為繼續;「菩提梭哈」為安住於菩提。整句意思為:去吧!去吧!去彼岸,繼續去彼岸,安住於菩提。 
般若心經心咒法義Ⅶ 
當傳本咒之時,有人會加入「嗡」字,即為「得雅他,嗡,噶得,噶得,巴拉噶得,巴拉僧噶得,菩提梭哈」,也有人不加「嗡」字,因此便有了是否應加入的討論,而根據龍樹菩薩的解釋應該要加。除此外,亦有版本支持應該加入。然而加進「嗡」字的作用是什麼?代表的是佛的身語意,這是直接的意義,間接還有其它諸多代表的含意。為什麼這麼說?在藏文裡,「嗡」字是由「嗡」、「阿」、「蒙」三字組合,這代表了一切的佛法,就是佛的身語意,此外還有何法可講?因此用這方式來談。結論是,嗡字不可或缺,有此字的版本才正確。 
「得雅他,噶得,噶得,巴拉噶得,巴拉僧噶得,菩提梭哈」是般若經的咒,屬於密或顯?答案是密。並非所有的咒皆為密續,但此咒屬於密續。所根據的來源很多,主要是龍樹菩薩是以無上密續的觀點做解釋,因此,可以與無上密續相結合。另有一說是配合瑜伽部的解釋。在許多情況下,顯密不能混合在一起,是佛法的整體概念,因般若經本屬於顯,裡頭出現密續的咒或許會覺得很奇怪,事實上兩者配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。換句話說,有許多地方會懂,只不過有時會遇到某處與整體文章有些出入,並沒有明白說出來,似乎吻合又不太吻合,若想真正瞭解其意,只能從密續找答案,進而達到不相衝突的結果。很多佛經裡會出現一兩句屬於密續的做法,這裡也不例外。 
般若經的整體概念為究竟一乘,即究竟一乘論,但不管是八千頌、二萬五千頌、抑或十萬頌也好,皆有究竟三乘的句子,話說雖然有這些句子,但不代表整部書講的是究竟三乘,事實上,整部書講的是究竟一乘。同樣地,普賢行願品是顯法,無須否認裡頭有一句話是密續;般若心經是顯法,裡頭有一句是密法,並不會造成混亂。若談到要以何觀點解釋,就必須從顯法的五道十地談起。如果遇到利根的弟子,當顯法的解釋仍不能給予滿足,便以密續來回答。整體說來,從顯法裡完全說出了五道十地,若要再繼續追問下去,便會以密來回答。不僅如此,我們亦可說般若經亦是密續,因內容包括了一句密續的咒,然而用意還是在於佛陀的引導方式。 
從另一方面來說,或許會跟過去所談的有些出入,我們會說般若經談的顯意是空性、隱意是道次第。其實應區分為直接意、間接意與隱藏意。何謂直接意?就字面所解釋的意思。間接意是透過字面推論而得到,即便文字沒有直接表達出來;隱藏意即為暗藏的字裡行間而無法透過推論,唯有作者說出來才能被瞭解的意思。一般來說只會用到顯意、隱意即直接意與間接意,而不太會用到暗藏意。就般若經的心咒來說,直接意系以瞭解空正見的程度談道次第,也就是說針對空性達到何種程度進入加行、見道等,間接談到的是空性,至於密續就是隱藏意,必須由這三方面來談。(本文完) 

 

| 首頁 | 關於我們 | 幫助中心 | 聯系我們 | 隱私保護 |

Copyright 2010-2016,  copyright  ★Email:manikhorlo@gmail.com      ★LINE ID:mayatw